粤港澳拼经济观察:大湾区里看开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为 阿联酋 粤港澳拼经济观察:大湾区里看开放

粤港澳拼经济观察:大湾区里看开放

2023-02-21 1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潮声 执笔 姚恩育 李艳霄 摄影 李艳霄

2月11日,周六,深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后的首个周末,人流拥挤。入关处,一幅红蓝相间的标牌格外醒目:“We are family/欢迎香港同胞返深/湾区返埋嚟。”中英文标牌里掺杂着粤语,显示着这里特有的“南方”味。标牌前,拉着行李箱的人如水滴奔涌入海一般,从这里奔赴香港。

QQ图片20230220152053.gif

福田口岸前,标牌上的中英粤语表达着思念与欢迎。

不再实施出入境预约机制,不再需要行前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香港与内地再度被口岸亲密无间地串了起来。人潮背后,更多的融合交汇也在悄然涌动,粤港澳湾区的新一轮化学反应正在萌发。

03 【动图】港口岸兔年全面恢复正常通关后的首个周末,福田口岸人流格外拥挤。.gif

用“开放”造就“奇迹”

兔年新春第一会就看到了广东的“狂飙”。在这场万人大会引发的拼经济热潮中,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提出,锚定高质量发展,再造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让世界刮目相看”,广东是有底气的。广东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经济“采样点”。

从财富的总量和密度来看,大湾区凭实力出圈: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紧咬东京湾区之后,在全球湾区中抢到第4席位;2022年,世界500强公司中有24家总部在此。

粤港澳,是国内外关注中国开放之路的重要窗口。40多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小渔村”画了一个圈,由此跑出的深圳速度,是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步印象,这里也因此成为开放探路者。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这片土地已成为人们眼中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投影。

《纲要》加持之下,粤港澳的拼法也有了别具一格的身影。广东之外,港澳两地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开放之急迫。2月4日至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带团对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进行了访问,“抢单”效果显著,在沙特签署了6份合作备忘录或合作意向书,在阿联酋则签了7份。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往来,将为香港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会给大湾区的动力加码。

澳门2023年财年施政报告透露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在未来发展四个重点产业之外,还将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引进来”的枢纽平台。该开放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当属平台所在的大湾区。

探访大湾区,这里的企业充满着迫不及待的氛围。

上市公司奥雅股份总裁李方悦整个春节都没休息,年初一就已在云南出差,日程从清晨排到深夜。李方悦说,她在2023年看到了很多好势头,“与各地领导会面时,大干快上、你争我赶的氛围很浓厚,我们也是。”

透过各路展会,我们感受到了开放的力道。

1月9日,香港玩具展、香港婴儿用品展等展会在香港举行。主办方香港贸发局早早在大湾区动员组织参展商赴港。恰逢深港口岸自1月8日起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方式实现复通,一大批参展商、工作人员幸运地成为口岸复通后的首批旅客。

02 【动图】2月11日,人潮通过深港口岸穿行。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的数据显示,11日当天,香港迎接了近5万人次内地访客。过去常说的,白天在深圳上班,晚上到香港游乐的同城一体化模式,再一次触手可及。.gif

2月11日,人潮通过深港口岸穿行。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的数据显示,11日当天,香港迎接了近5万人次内地访客。过去常说的,白天在深圳上班,晚上到香港游乐的同城一体化模式,再一次触手可及。

往内地方向走,“中国第一展”第133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开幕,并首次启用四期展馆,面积由过去平常年份的118万平方米扩大到150万平方米。67年来,广交会见证了中国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了粤港澳地区从交流交往到深度融合的过程,见证了中国企业的成长道路。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性窗口。现在,这扇窗户正变得更宽更广更通畅,向世界显示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力度与质量。

来自政府、企业、专家的声音,不断告诉我们,昔日的这个开放先锋正紧握开放这张王牌,打造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装上发动机。按他们的说法,这是新一轮的高水平开放。

06 从深圳湾公园眺望对岸的香港。.jpg

从深圳湾公园眺望对岸的香港。

更高质量开放的底气

走进大湾区,不经意就会偶遇“大牛”级企业。翻阅中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就会发现不少“大牛”级企业定居在此。

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从中兴、华为到大疆,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几乎都集聚在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一条小小的街道,孕育出了众多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08 图为DJI大疆深圳欢乐海岸旗舰店。.jpg

图为DJI大疆深圳欢乐海岸旗舰店。

走近他们,我们看到,大湾区活跃着一大批勇于创新突破的企业。

在与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话后,我们发现美的不再是原先印象里的家电企业,其触角已经伸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在2022年这个被称为困难的年份,美的三季报的财务数据勾勒出一个“历史最好”。“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优化业务布局,寻找、点燃‘第二引擎’。”

05 图为美的集团总部大楼,西南侧还有四栋以美的为名的全新楼宇正拔地而起。.jpg

图为美的集团总部大楼,西南侧还有四栋以美的为名的全新楼宇正拔地而起。

这个引擎便是核心技术。

掌握了核心技术,便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硬气,和更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底气。

这也是华为成长的底层逻辑。华为坂田园区里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是对科学家的景仰,对创新的重视。华为员工介绍,华为有一条红线:每年要将10%以上的营收投入到研发领域。即便去年华为营收下滑,研发投入也达到1427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华为在全球共有19.5万名员工,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约有10.7万,占比高达54.8%。在这些数据里,我们听到了教科书般的创新模型。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保持强研发投资。

04 在华为企业展厅的不远处,科学家任命仪式正在布置中。.jpg

在华为企业展厅的不远处,科学家任命仪式正在布置中。

“创新”红利诱人,风险也不可低估。大湾区的企业似乎深谙此道。追问他们对风险的包容度,在这类“包容”中,我们发现,这片热土上的“开放”DNA,早已离开政策文件,融入到每个市场主体的血液。心理学服务平台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形容,大湾区企业家普遍有“海洋”精神:“我身边的企业家,多数在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汇集更多的资源,突破‘独坐一城’的藩篱。”

因为开放,所以不惧破壁突围,宽容失误,市场参与者因此去开拓更大更广的领地。习总书记曾指出,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大湾区给我们上了一堂开放的实践课!

“四核联动”下的开放新态势

梳理大湾区的对外开放版图,港澳两地曾是大湾区依赖的两个开放极点,或是开放优势所在、核心所在。大湾区的四年发展告诉人们,这样的“核心”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世界一流湾区都是多核的、联动的,没有哪一个单体城市能够带动整个湾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谈到,受疫情影响的三年,因与港澳互动受阻,大湾区发展主要依赖于广州和深圳之间的“双核联动”。下阶段,香港和澳门也将发挥核心作用。当“四核联动”焕发更强力量,经济反弹的速度也会更快。

2021年、2022年先后出台的横琴、前海、南沙三份重磅方案,为澳门和香港提供了发展机遇,在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彰显香港突出优势方面,注入了新的动能。其中,《横琴方案》主要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前海方案》主要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围绕香港的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香港和深圳在前海深化合作;《南沙方案》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这两个关键,特别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澳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盛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的特点,有利于粤港澳三地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但同时也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

显然,这里正在进一步挖掘香港和澳门的内核动能,寻求与港澳这两个“超级联系人”的密切合作,这些合作将不仅局限在自贸试验区范围之内,一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正在崛起。

我们看到,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地区之间,正在加快融合互动。

在深交所上市的易事特集团,是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董秘赵久红介绍,早在2014年,易事特就在香港成立了子公司,因为香港在免签便利和税收、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吸引力。现在,他关注到了大湾区融合的新动向,红利不仅只有香港一方。“香港大学将落地深圳,香港城市大学将落地东莞,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早已为香港地区高校资源向内地辐射建立了很好的模板;今年,香港优才计划优化了审批程序,扩大了申请门槛,取消了年度配额,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这些举措,都将促进整个湾区甚至全国、全球人才与教育资源的更高质量开放与融合。”

现在,从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到建设中的深中通道,湾区11座城市之间正逐步建起“一小时生活圈”。从交通、制度、经济到文化、民生,“硬”联通,“软”联通,心也在联通。人与人、城与城之间的“亲密度”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220150411.jpg

深圳湾公园一向来是网红圣地,可以远眺对岸香港风光是其一大特色。疫情之前单天就能接待40万人次游客,现在,春光再一次降临。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多核联动效应正在形成,创业创新的朋友圈更广了。

距离香港十余公里的前海,如今已成为港人北上的第一站。陈广汉将这里比作香港现代服务业进入内地大市场的通道与桥梁。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郑卓斌来前海创业已三年多了。大湾区内青年就业创业的培训需求,是他开拓事业的动力。他觉得,前海是一个很好的跳板,让自己的项目可以辐射到大湾区。

与澳门盈盈一水隔的横琴,也有不少相似的故事。曾在美国硅谷创业的普强时代创始人何国涛是澳门人,如今在横琴创业。他所在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如今已有不少澳门高科技企业落户,据悉,创业谷今年将新培育超400家优质澳企。横琴的创业环境如何,何国涛的回答很坦白,相比硅谷,他在横琴得到更多创业支持。

我们看到,横琴、前海和南沙三个深度合作示范区正在成为大湾区当下和未来的重要开放平台。受访专家表示,这些深度合作区承担着与众不同的使命,尤其是在进一步探索制度型开放方面,未来将为国家全面深化对外开放进行压力测试;前海更被赋予了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使命。

论经济体量,粤港澳已挤入世界各大湾区经济前列。在当下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之下拼经济,粤港澳正肩负着打样“中国式”大湾区的使命。如何借这个窗口,在新形势下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来全面激发中国市场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之于大湾区的作用已超越了外贸外资等经济数据。这是在为高水平开放打样,其发展态势,定会格外引人瞩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